此时的刘弘,对少府的局面还毫无办法。
甚至于陈平随便拉个马仔到刘弘面前,说要任命其为少府卿,刘弘也只有麻溜起草一封任命诏书,然后在上面盖上玉玺的份儿。
自己的小钱袋,却掌握在别人手中,刘弘心中很是恼火。
再想起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中,都要整天宅在皇宫里,过这种窝囊日子,刘弘就顿觉一阵烦躁。
了无兴致的解下白蛇剑,随手扔到王忠怀里,刘弘便气冲冲向宣室殿走去。
“传奉常卿入宫觐见!”
王忠赶忙小碎步跟了上去:“诺···”
现在的刘弘,急需找人发泄一下胸中窝火。
——再也没有比刘兴居,出来,沉痛的斥责了押送军卒,并尽数赐死。
可即便是如此完美的演技,刘恒也依旧没能瞒天过海——刘长尸首尚温,长安便流传起这样一则童谣: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
刘恒又只好着急忙慌跑出来宣布:淮南王死,朕甚哀之;尽封淮南王四子为候···
没过多久,刘恒又担心天下百姓以为自己是图谋淮南国,就将城阳王刘喜移封为淮南王,以证明自己不是馋刘长的封国;赐刘长谥号‘厉’,史称淮南厉王;并为刘长建造了诸侯陵园。
足足过了八年之后,刘长的幼子意外病死,那则童谣再一次喧嚣至上,刘恒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又让刘喜重新做回城阳王,并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封刘长还活着的三个儿子分别为诸侯王···
这还是刘恒掌权之后!
刘长还只是刘恒的弟弟!
就更别提现在只是个傀儡的刘弘,去治罪宗室长辈刘兴居了。
所以,刘弘只能将刘兴居交由奉常刘不疑‘教导’、‘劝诫’。
当然,刘弘也不是以德报怨的圣母;即便没有明言治罪,也隐晦的提醒了一下刘不疑:如果东牟侯实在顽固不灵,那奉常也不要太过勉强了~
嗯,从刘不疑当时惊骇的目光来看,应该是明白刘弘地意思了。
········································································································
还没到宣室殿,秦牧便前来禀告:代王请见。
略一思考后,刘弘便让秦牧去召刘恒至宣室殿。
好巧不巧,刘恒前脚刚坐下,奉常刘不疑后脚便赶到了宣室殿。
实际上,九卿衙门基本都离皇宫不远;如少府、卫尉、郎中令等九卿部门的主衙,更是就在未央宫内。
心中一动,刘弘制止了慌忙起身,打算到侧殿回避的刘恒,令其在一侧旁听。
随着刘不疑最后一句‘东牟侯油盐不进,仍口出狂言以污陛下’的话音落下,刘恒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刘弘则是微微瞥了一眼刘恒,人畜无害的对刘不疑笑道:“东牟侯既不听奉常劝诫,便由高祖皇帝替朕管教东牟侯吧···”
刘不疑此举,大致是不想脏了羽毛,将皮球踢回到了刘弘脚下。
想到此处,刘弘语气陡然一冷:“送东牟侯至高庙,于祖宗神主前思过。”
刘弘轻描淡写般的话语,顿时令秦牧的工作量剧增——过不了几天,东牟侯国也将不复存在了,不出意外,秦牧还是得上门‘搜查’一番···
原因很简单:高庙日常的祭祀和维护,依旧是由刘不疑的奉常衙门负责。
这都过去了一天一夜,刘兴居还活着,刘不疑已经很失职了!
如果再让刘兴居活着走出高庙,那刘不疑就得替刘兴居,去刘邦的神主牌前面壁思过了···
·
·
·
ps:刘兴居和夏侯婴是直接动手弑君者,他俩要是活下来,那太不合理了。
九卿衙门的所在地我忘了是在什么书上看到过,总之是正经史书。少府、卫尉、郎中令三个衙门在未央宫内;奉常和宗正则是在长乐宫内;廷尉在武库附近,两宫之间;治粟内史根据历史上‘晁错私损高庙围墙,被申屠嘉逮住’来看,应该是在长安城最南,两宫之间,紧邻高庙;高庙则有门直通未央宫内。太仆和典客···惭愧惭愧,我给忘记了,又没有找到相关文献。
如果有大佬对相关知识有所涉及,佐吏恭闻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