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娃子笑笑:俺听大哥的。
其他几个战俘连连点头。只有扬旗不停地眨巴着眼睛。
川娃子跟着美军宪兵走进了审查室。
川娃子刚坐下,美军文职人员便开始了例行提问:(英语)姓名?年龄?职务?所属部队?
川娃子背书似地一一作了回答。这些问题,将近一年的战俘生活中,他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
美军文职人员又问:你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希望回中国去的吧?
川娃子点点头。
“那,您是要回哪个中国?”
“俺,俺就回中国。”川娃子有些懵了。他从小生长在川西大山里,当兵前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离家二十来里的坝子。他只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no,no。我再问您一遍:是自由中国?还是……”
川娃子还是:俺,俺回中国。
美军文职人员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英语)上帝啊!中国,你到底要去哪里?自由中国?还是……
川娃子迷茫地看着对面的美国人,先是摇头,后又点头。
美军文职人员无奈地拿起桌上的两张纸条,指点着。
川娃子看着桌上的纸条,耳边响起了李铁的话:记住,票上画圆圈的,千万不要拿。
川娃子没有丝毫犹豫拿起了写有“a”字的字条。
翻译痛楚地闭上了眼睛。
美军文职人员摆摆手,笑了:ok。
川娃子看着手中的字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在另一间审查室里,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了扬旗面前。
美军文职人员不耐烦地敲着桌子:(英语)no,no。你想好了没有?回哪个中国?
扬旗眨巴着眼睛:俺哪也不去,俺就回中国。回家。回四川老家。
“no,no。”美军文职人员拿起桌上的两张纸条,指点着。
扬旗看着纸条,一张上面画着“a”,另一张上面画着“g”,他不明白这是什么,但他的耳边也响起了李铁的话:“记住,票上画圆圈的,千万不要拿。”思忖了好一阵,扬旗拿了上面画着“g”的纸条。
出了审查室,走不多远,扬旗就碰上了张磊。
张磊陪着菲利甫,还有两个记者刚从另外一间审查室走出来。他是受威尔斯的委托陪同记者在甄别区采访的。不过,几个小时下来,他的心情很沉重。凭心而论,美国人的甄别审查简直可以说无可挑剔。甚至可以说太完美了。整个甄别区,除了战俘和他,再没有一个中国人,当然担负甄别翻译的好些也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但他们都是文职人员,只有他是威尔斯少校特意安排的,但是,正是这样的精心安排,让他感到恐慌无助。
“哈喽,你好。”菲利甫最先看见了扬旗,准确地说,扬旗一出审查室,他就盯上了扬旗。他显得十分兴奋。去年他采访过扬旗。也算是老熟人了。
扬旗也认出了菲利甫。他对这个洋记者总的印象还不错。
菲利甫走了两步,又停下了。回头看看张磊,抱歉地一笑:密司脱张,这也是一个老朋友了,打个招呼?
张磊没有表态。按照美军战俘管理当局的规定,任何人在甄别区都不可私自单独会见战俘,即便是记者。但规定归规定,菲利甫还是以自己的特殊身份,找到了变通的理由。张磊呢,也想趁机了解些情况,所以保持默认。一上午,菲利甫已经和十几个老朋友打了招呼。
“密司脱扬,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菲利甫拍拍扬旗肩膀,眼睛一直盯着扬旗手中的纸条,“密司脱扬,方便的话,我可以看看您的选择吗?”菲利甫的话总是这样,让人无法拒绝。
扬旗笑笑,将纸条递了过去。
这是你的选择吗?”
扬旗点点头。同时瞅瞅张磊。将近一年了,他对张磊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但他还是无法原谅张磊。
趁着菲利甫看纸条,张磊看清了:一个大写的“g”。“g”是代表回国的。张磊打心里为扬旗的选择高兴。不过,这并没有打消他的疑惑。刚才,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十二大队好些小队是“红色营区”,这在72战俘营是人所共知的。但令张磊惊诧的是从审查室甄别出来的许多战俘的选择都是拿着写有“a”字的纸条,起初张磊怀疑问题出在审查室,可刚才借着记者探访,他看过了,负责甄别的美军文职人员都是按照事先统一的口径提问,最后也是战俘自愿拿的写有“a”字的纸条。这确实让他大惑不解。
“ok。ok。”菲利甫拍拍扬旗肩膀,“密司脱扬,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吗?”
扬旗点点头。
“你确定吗?”菲利甫又问。
扬旗还是点头。
看着扬旗走向出口,菲利甫耸耸肩,两手一摊。苦笑着摇摇头,“密司脱张,你们中国人啊……”
扬旗刚出甄别区,便瞅见川娃子和王效美在吵吵。旁边还有几个战俘和警备队员。
王效美拍拍手中的纸条,哈哈大笑:怎么?搞不明白了吧?你们这些大字不识的山老兜,土老冒,这个带尖尖的,就是代表着台湾,也就是美国人说的自由中国。
川娃子:你胡说!李大哥说了,俺们要回国,就不能拿……
王效美笑得更厉害了:要不,说你们是山老兜,土老冒,李大哥,李铁是吧?事到如今,老子就实话告诉你们吧。李铁把你们都卖了。
川娃子:不可能!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