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披着影视公司皮的皮包公司也看准了市场,通过简单地将自己公司包装,来骗取一些不知名的新编剧的剧本。先是胡说八道几条意见,把剧本批评得一无是处,然后装模作样地说剧本留着吧,看有没有机会给你推荐一下。等这些没有经验的编剧乐呵呵地回去之后,这边转手就将剧本卖给那些枪手,就算后来这些被盗用了剧本的编剧发现了,想要投诉也很困难。
事实上大部分的影视公司在投拍以前,早就已经找熟悉的编剧把整部影片的大致内容敲定了,说是征集剧本,无非是借机剽窃些创意或是点子——专业些来说叫“梗”而已。而这种混乱的市场模式也导致不少编剧不在自己的作品上下功夫,而专走一些歪路子。久而久之,编剧市场变得非常混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电影的粗制滥造,一些电影甚至逻辑不清,被观众所诟病。
当然了,在这个圈子里还有不少编剧是很让人尊敬的,不管走歪路子的有多少,也不同流合污。但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要坚持下来还是很困难的,毕竟编剧也是要吃饭的。如果是已经有了一些名气的还好,那些没有名气还坚守自我的,很多连维持一日三餐温饱都困难。
柯世善意识到影视圈市场的混乱,于是将视线投到了一些文学网站上。近几年小说改编电影的风头正盛,一方面,比较火的小说大部分都有着较好的剧情与构架,不用担心剧本的质量,而另一方面,原著的人气可以带动电影投拍的前期市场,即为即将上映的电影造势,写通稿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翻拍小说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小说的选取。通常来说越是火的小说,版权卖得越贵。但并不一定越火,票房就越好。这一点非常考验出品人的眼光,而且观众的审美瞬息万变,影响票房的原因也很多,或许相同的类型这一部火了,下一部就扑了,这些谁都说不准。
再者,一般口碑不错的小说,都是读者们心头的朱砂痣,窗前的明月光,一不小心选错演员的话,挨骂是注定的了。一些演员可能因为一部电影而爆红,同样的,也可能因此被黑。
所以他之所以要同文学网站合作,也不仅仅是为了几部小说的版权。他盯住的,是网站旗下写手的这块肥肉。
既然现今的影视市场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剧本良莠不齐,那么只要将这一点解决就好了。一个文学网站能够运营,很大程度上在于有稳定的作者与读者群。而这些作者虽然很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能够和网站合作,与其旗下的作者签订合同撰写剧本,相信剧本一定会有不错的保障,而且同收益相比,相对的支出并不大。
于是数量众多的文学网站中,柯世善几经斟酌,敲定了123言情。